盖菲
Gai Fei

字是非,云南大学哲学系讲师、中哲伦理教研室主任。专研道家、道教,研究方向集中在道教方术、神仙信仰、庄子哲学等方面。曾在《智能与智慧:人工智能遇见中国哲学家》(中信出版社,2020)发表论著《当人工智能遇见道教》。

2021-03-12

阅读时长9分钟

#哲学·文明

原创 首发

道家的技术论,简而言之可以分为“为巧”和“为道”两条道路。“为巧”即类似于当今的“技术”,是为了提高生产力,让人们过得更好的“技术”;“为道”则是以“技”求道的过程,通过种种“技艺”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。道教对于成仙的方法,既有“为巧”也有“为道”。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来说,走的是“为巧”的路子,但是从道教的某些角度来说,也不失为“求道”的一种方法。

今人所谓之“技术”,此并非庄子所谓之“技”,其实更类似于老庄所谓之“巧”。

道家对工具技术有深入探讨的是庄子,《庄子》一书中有很多关于技术问题的寓言。每次提到道家对于技术的观念,大多数学者都会拿《丈人抱甕》[1]这个寓言作为论据:子贡看一位丈人抱瓮灌溉很辛苦,于是好心向他推荐一种新的机械——“桔槔”,用来灌溉,结果呢?丈人不但拒绝机械“槔”,并批判说:“有机械者必有机事,有机事者必有机心。机心存于胸中,则纯白不备;纯白不备,则神生不定;神生不定者,道之所不载也。”也正因此,有非常多的学者认为庄子对工具技术的态度是否定的。

但是,《庄子》文本还有其他大量关于技术、技巧的寓言,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用正面、赞叹的口吻来描述,比如《庖丁解牛》[2]中文惠君的赞叹,《佝偻承蜩》[3]中孔子对于佝偻丈人的赞扬等等。这样看,庄子又绝对不是一个反技术的人,那么究竟为什么呢?

《庄子》中的“技巧”与“技术”,有“为巧”和“为道”之区别。“技巧”与“技术”有对象的区别,前者在于使用工具性的技术性,后者是自身本身的技术性。

仔细阅读寓言会发现,庄子确实一方面赞叹技艺,另一方面似乎又对“技”持否认态度,比如,《庖丁解牛》云:“臣之所好者,道也,进乎技矣”;仲尼问痀偻曰:“子巧乎!有道邪?”痀偻曰:“我有道也”;鲁侯问梓庆[4]:“子何术以为焉?”对曰:“臣工人,何术之有!虽然,有一焉”;大马问捶钩者[5]:“子巧与?有道与?”曰:“臣有守也”,众寓言异口同声云,吾所为是道(一、守,在这里都是“道”的别称。),而非技也。

但“丈人抱瓮”中使用“槔”之技与庖丁、痀偻之技又有些说不上的不同,这可能就是“以技求道”与“以技为巧”的区别,也是古之技术与今之技术的区别。

庄子的寓言不在刀,不在凿,而在己。

“丈人抱瓮”中言“机械”,机械与技术似乎是总是连接在一起的,其所谓之“槔”,是提高生产效率,解放生产力的发明,这也正是如今之科技所追求的方向,也即是今人所谓之“技术”,此并非庄子所谓之“技”,其实更类似于老庄所谓之“巧”。

这里要辨析三个字,“伎”、“技”与“巧”。技,《说文》云:“巧也”;巧,《说文》云:“技也。”二者互译,《康熙字典》载:“若公輸般請以機窆,指其人巧謂之奇技,指其機窆謂之奇器。”可知,技与巧的意思极为接近。“技”又通“伎”,常常不作区分。如果究其本质,“伎”,从人。“技”,从手。从人者,以人为本;从手者,以巧为本。所谓“心灵手巧”,“巧”从工,可见此字常与手所联系。可见“技巧”一词之意更接近今之“技术”。

《庄子·内篇·大宗师》云:“赍万物而不为义,泽及万世而不为仁,长于上古而不为老,覆载天地、刻雕众 形而不为巧。此所游已。”道之造物,雕刻万形,却不能言其为“巧”,雕刻是技,此之“技”即道之为技,才是庖丁、梓庆等人之技术。故庄子并非是反技术,而是反技巧。

《庄子》中的“技巧”与“技术”,有“为巧”和“为道”之区别。“技巧”与“技术”有对象的区别,前者在于使用工具性的技术性,后者是自身本身的技术性,庄子的寓言从来不在刀,不在凿,而在己。虽然乍看都是主体客体的关系,但是朝向不同,一个是朝向客体,比如《丈人抱甕》里,子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灌溉田地。而另一个是朝向主体,即庖丁解牛不在于牛,而在于自身,所以文惠君看了庖丁解牛,说“善哉!吾闻庖丁之言,得养生焉”。所以技术的重点就如《丈人抱甕》中所言,“治其內,而不治其外”。

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

所谓“真技术”来源于自身,此才是庄子所谓之“技”,这种技术是调整人的身心,在顺应物之本性的同时,协调自身顺应自身的本性,以合大道,即“同于大通”[6]的一个途径。技术是为了求道,《庄子》文本中有不少求道的途径方法,比如南伯子葵与女偊的对话中指出一条路径:外天下-外物-外生-朝彻-见独-无古今-不生不死-而后成者也[7]。仲尼与颜回的对话中也指出一条相似的路径:忘礼乐-忘仁义-堕肢体-黜聪明-离形去知-同于大通[8]。黄帝和广成子的对话又指出一条路径:目无所见-耳无所闻-心无所知-守形-至彼至阳之原-至彼至阴之原-守一处和[9]。可见去除外部影响,集中于己身,是求道的一个基础。

人工智能和外丹类似,既是指向外在(对社会人类的各种帮助),也是指向己身,即对宇宙奥秘(或者说造化)的探究,再反哺回人类。

道家的这种工具技术观念,也影响着道教的技术观念。道教的核心信仰是神仙信仰,道教的核心追求,是长生不老,飞升成仙。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了,人怎么才能成仙呢?

简而言之,大概有两条路径,即“我命由天”与“我命由我”。[10]

“我命由天”是将成仙之事寄希望于上天或神仙的赏赐、赏识,其方法大约有求仙、封禅、诵经、持戒、行善等几种。求仙的风潮可以说从古至今都有,最早的记载大约是春秋时期,那时人们相信有一种吃了可以长生不死之物,植物的可能性比较大,因而从燕齐开始流行一股出海求药的风尚。无数远征小队驾舟而出,寻找传说中的仙山,即后人所分析的海市蜃楼。最初的不死药是天生天长于仙山,或者是仙人所种植、炼制的,总之其所有权是属于仙人的,并非人间之物。在《史记》、《论衡》、《淮南子》等书中都有记载。封禅以升天的代表为黄帝,后秦皇汉武皆欲以封禅求仙,封禅是“绝地天通”[11]后沟通上天的一个重要的方法。诵经、持戒之说约始于南北朝,泰半[12]为受佛教影响而来。此时佛教大行于中土,对道教理论、方术皆有陶染,寇谦之将若干佛教之法援入道教,使成仙之术又多出了“诵经成仙”、“持戒修行”等新法。

“我命由我”认为人本身可以通过种种“技术”而成仙,所谓“金可作,世可度”也。道教讲究寓道于术,道术合一,以术证道,道近乎术,方术是道教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道教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,途径就是通过种种道术。道是所以立教的理本,术是修行此道的方诀,二者隐显互彰,是一种即此即彼、相须而行的关系,术使虚无之道体在应用中有所显现,道则使术在精神理念方面得以升华。《太平广记·神仙》云:“术之于道,相须而行,道非术无以自致,术非道无以延长。若得术而不得道,亦如欲适万里而足不之也。”

笃好方术

为什么修炼这些方术可以成仙?这些方术被认为是模拟天地造化,即将对宇宙奥秘的理解运用到技术中去。举个例子,《列子》中有中国最早的机器人的记载,周穆王见偃师,偃师制造的机器人,从记载上看,就是对人类的仿制,比如五脏对应五行五官的关系,在《黄帝内经》等中都有相似的记载,也就是古人把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运用到技术中去。最后周穆王感叹,“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?”人的技巧居然能达到天地造化的水平!这句话实际上有不少争论,一说是周穆王赞叹这种技巧,人类的技巧真厉害!另一说周穆王看不上这种技巧,人如此辛苦的制造出机器人,结果大自然什么都不做,自然而然人就产生、出现了。但是,不管是哪一方面,总是一个证明,即古人认为,人可以达到造化的水平。所谓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方术即模拟演化天地之道。

道教的方术,即有之前所说的“为道”的技术,也有“为巧”的技术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术,即内丹术与外丹术。可以发现,内丹术的指向是自身,是“为道”,外丹术虽然最终指向是自身,但是实际炼丹的过程指向却是“金丹”,是“为巧”。

这个金丹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东西,和现代类比一下的话,只有极少量的“高水平研究机构”才能有条件炼丹,需要掌握和具备很多前期知识和相关的准备。但是,外丹成仙一事,其中有一处问题极有意思,就是,外丹对其炼制者有极高的要求,但对其服食者却几乎毫无所求。炼制外丹除了需要场地、钱财、知识储备等硬件意义上的准备外,还有玄学意义上的要求,比如丹经的获得,道教讲究丹经所传非人必遭所咎。而且还需要一种玄而又玄的“仙骨”,只有有“仙骨”的人,才能炼丹成功,这个设定有点像现在网络仙侠小说和影视作品的“灵根”的设定。除了这些,还有对品行有着很高的要求。

但是,这么难才炼成的金丹,却是可以分予其他人的。在大多数记载中,外丹一经炼成,就与炼丹者再无关系,外丹并非只有炼制者独享之物,任何人服之皆可成仙,甚至鸡犬也可以。而内丹在古代从来没有流行到如外丹般的天下风靡,这里有道教后来没落的原因,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内丹从来没有外丹那么吸引人,尤其是吸引封建社会当权者,只听说过不少皇帝服外丹,而少见皇帝修内丹。而外丹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其“利人”与“平等”,即外丹炼制出后谁都可以服食,并且谁服都能飞升。

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,上至公卿下至贫民,皆有一死,而金丹也拥有这种平等性,作用于所有人。这就造成了封建统治者乃至普通百姓不需要任何修行,只要等待外丹家将金丹炼制出来即可。

回到人工智能叙事的话题,从个人的角度来说,是欢欣鼓舞的等待人工智能出现。人工智能和外丹类似,即是指向外在(对社会人类的各种帮助),也是指向己身,即对宇宙奥秘(或者说造化)的探究,再反哺回人类。常常有人担心,人工智能最后变成某种意义上的“神”,但是从道教的角度来说,神仙对于人来说,从来不是对立的,反而是个人修炼的终极目标,在这里的核心追求就是“成仙”!

孙艺萌 | 编

*  授权图片介绍:独立艺术家、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邱岸雄将《山海经》与现代中的能源冲突、生物学问题,以及对于宇宙的想象和微观世界的观察,或者互联网的虚拟和肉眼看到的真实结合在一起,创造了三部《新山海经》。从《新山海经1》到《新山海经3》,邱黯雄前后用了十年来诉说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,所经历的巨大信息革命。


编者注:
   (编者为便于阅读搜集整理。如有不当之处,请予指教。)

[1]出自《庄子·外篇·天地》。

[2]出自《庄子·内篇·养生主》。

[3]出自《庄子·外篇·达生》。承蜩:粘蝉,把蝉黏住。承:粘取。蜩:蝉。(来源:百度百科)

[4]出自《庄子·外篇·达生》。

[5]出自《庄子·外篇·知北游第二十二》。

[6]出自《庄子·内篇·大宗师》。

[7]出自《庄子·内篇·大宗师》。原文是:“参日,而后能外天下;已外天下矣,吾又守之七日,而后能外物;已外物矣,吾又守之九日,而后能外生;已外生矣,而后能朝彻;朝彻而后能见独,见独而后能无古今,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。”

[8]出自《庄子·内篇·大宗师》。原文是:颜回曰:“回益矣。”仲尼曰:“何谓也?”曰:“回忘礼乐矣。”曰:“可矣,犹未也。”他日复见,曰:“回益矣。”曰:“何谓也?”曰:“回忘仁义矣!”曰:“可矣,犹未也。”他日复见,曰:“回益矣!”曰:“何谓也?”曰:“回坐忘矣。”仲尼蹴然曰:“何谓坐忘?”颜回曰:“堕肢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,同于大通,此谓坐忘。”

[9]出自《庄子·外篇·在宥第十一》。原文是:“目无所见,耳无所闻,心无所知,女神将守形,形乃长生。慎女内,闭女外,多知为败。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,至彼至阳之原也;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,至彼至阴之原也。天地有官,阴阳有藏,慎守女身,物将自壮。我守其一以处其和,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,吾形未常衰。”

[10]道教词语。出自悟真紫阳真人张伯端《悟真·绝句六十四首》,原文是:“药逢气类方成象,道在虚无合自然,一粒灵丹吞入腹,始知我命不由天。”在葛洪的《抱朴子内篇》、道书《真气还元铭》、《西升经》的《我命章》中也均有提及。

[11]“绝地天通”在《尚书孔氏传》、《国语·楚语下》、《尚书·吕刑》等中都有提到。意谓使天地各得其所,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纲纪秩序。

[12]泰半:大半;過半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至于始皇,遂并天下,内兴功作,外攘夷狄,收泰半之赋,发闾左之戍。”

(授权发布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)